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01章 跨越三年的布局准备

“独资?”邱克沉默了片刻后说道:“这件事我不能决定,但我可以将这件事上报上去,如果不涉及到外汇问题,我想应该不是问题。”

“这样就最好了,零部件工厂是供应上汽大众,除非是一些需要进口的原材料,不然应该不会影响外汇平衡,但需求量应该不会很大。我想上汽大众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毕竟,本土生产花费一点外汇,比起进口零部件要少多了。”陈志文淡笑说道。

其实,想解决这个外汇平衡问题很简单,随便从哪调一点过来就行了,不过陈志文却不准备这么做,本身,自己来建厂,就是为了给上汽大众及上沪市省外汇,而且还不是一点点,从德国进口汽车零部件,那成本可高了去了,全是需要外汇,而自己的工厂,能生产零部件的话,花了一点外汇又怎么样?

至于企业独资问题,在84年之后,其实就已经开始慢慢放开严格的管控了,特别是已经开放的城市,是有权利自己决定的,只要是一些能够给国家省外汇的项目,那也不需要考虑外汇平衡。当然,规模不能太大,太大的还得中央复批才行,不过临界线是多少,陈志文也不知道。

虽说可以在86年国家容许外资独资之后再回购股份,但那样做就比较麻烦了,上百家工厂,太折腾,特别是如果上汽大众的生意比较好,那回购就得付出一定代价了,说不定还会耽误时间,现在哪怕麻烦一点,也需要将事情搞定,反正目前也是自己为上沪市解决一个大麻烦,自己的要求,他们也应该想办法解决。

燕京那边,属于早期投资,那时候只能合资,是没办法改变的,且如果不是燕京那边那么早投资,那自己也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机会了,想接大众的订单,投资是小事,燕京市那边经过这几年培养的大量技术人才、管理人才、质量人才才是更重要的,也是大众更认可的,不然,就算大众不投资,上沪市也完全可以自己扶持自己市内的企业来接单,就是这个过程太耗时间与精力,德国那边不一定愿意一直这样陪你不停的审核质量技术,而在德国方同意之前,国内需要全进口零部件,那就得花费大量的外汇,可能是上亿美元。

这种情况下,上沪市再怎么想照顾自己市内企业,也不可能拿上亿美元的外汇为代价,这样,也就只能邀请燕京那边已经有足够经验的企业了。

“这也可以商量。”邱克点点头,又问道:“陈先生,您在燕京投资的那些公司,也是合资企业吧?那他们来上沪市,独资的话,就属于您个人了?这方面会不会有问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