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12章 谋划塘沽港口

在京津塘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公司又待了一会,林志浩也将京津塘高速公路最近三个月的运营状况,这也是早就准备好的资料。

整个京津塘高速公路,总投资额为11.3亿美元,以目前的汇率,差不多是29亿人民币,而如今,整条高速公路,三个月的营收便1.4亿人民币,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,那么在5年多一点的时间,便可以回本。

不过现实世界的因素很多,如前几年投资期的时间沉余、贷款利息、后期的高速维护费用、高速管理费用等等,按照内部人员的估计,再参考燕京经济的发展速度,到了8年后,也就是1992年,所有的投资就都可以收回。

也就是说,到了8年后的第九连,赚取的利润便是净利润了,估计一年三五个亿是没问题的。当然,这没考虑通货膨胀。

“内地的经济,也许会发展的更快,这条高速公路的收益,也许还要更高。”陈志文在听完所有数据回报后,笑了笑说道。

“多谢陈先生吉言了,我们的收益是次要的,主要是高速公路的数据,是经济的象征,我们的生意越好,整个地区的经济也就更好了。”林志浩又说道。

“当然。”陈志文点点头说道,在80年代,全国都没有高速公路的时候,任何人,哪怕是闭着眼睛,选择一些大城市之间建高速,一旦建成,后面基本上不到十年时间就能将成本给收回来,而一般收费约定是30年,也就是说,后面20年都是白赚了,又因为是大城市之间的通道,同时十几年后的内地经济更好,私家车更多,只会赚的更多。

整个内地,能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价值相当的也就那么几条高速,被胡应相承包的粤深高速也是其中之一,其他的如沪宁高速、京沪高速等等,现在也还没有规划出来。

而这样的一条高速,一旦成功了,绝对不仅仅是对地方的影响,而是全国,因为全国其他地方,都可以以这个为模板来建设高速,哪怕没有外资参与,也可以依据未来向银行贷款,当然,不同城市还是不一样的,具体就要看实际情况了。

不过以目前国内经济的情况来看,短时间内,是没有这样的好项目了。因为80年代中期,虽然出口逐步火热,但内部经济还是有不少问题,特别是传统国企的经营失败,需要政府出钱养着,这个压力太大了,一直到了90年代,这个问题才算逐步解决。

后续,所有人也就是轻松的随意聊着天,实在也是因为,这不是工厂也不是正常的公司,就是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