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3章 当涂保卫战(下)

12月9日,国崎支队向小青山与坨塘的守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。

“开炮。”

国崎支队最大火力倚仗,41型75毫米山炮,立刻向守军阵地倾泻着自己的火力。

作为日军经久不衰的经典火炮,41式山炮是日军装备三十多年的火炮,因为重量轻、精度好同时方便拆卸等优点,深得日军上下的喜爱。

以至于后来日本设计数款替换该炮的新式山炮计划,都被军队所反对,以至于41式山炮及其改进版95式山炮,一直都是日军山炮的当家花旦。

日军向着阵地发射着炮弹,四十七军的炮兵也不会坐视不理。

此时178师24门博福斯和晋造十三式山炮向着日军炮兵进行了反炮击作战。

“纳尼,赶紧转移阵地。”

眼见炮兵阵地周边出现了敌人炮弹爆炸的景象,此时日军炮兵指挥官立刻大惊,赶紧让炮兵立刻转移。

“嘣!”

“嘣~嘣~嘣!”

非常不凑巧,一枚四十七军炮兵打来的75毫米炮弹,精准的落在一堆炮弹中,立刻引起连锁反应。一连串的爆炸声,横扫周边两个炮组。正在推炮的日军炮兵士兵,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,就被炮弹的爆炸所笼罩了。

其实日军炮兵吃下如此大亏,也是因为过于信任经验导致的。

在淞沪以及华北战场上,中国军队火炮很稀少,其中大部分都是清末就生产的克式山炮。这款一直装备中国军队的火炮,其最大射程仅有4300米。而且要达到这个射程还必须将炮架垫起,使其仰角提升到23度。

所以一般情况下,日军炮兵部队只要在距离守军阵地4500米的距离上,是绝对安全的。

不过这会不是遇到四十七军这个另类了么。射程高达万米的博福斯34型山炮就不提了,哪怕是晋造13式山炮这个以41式山炮为原型建造的火炮,其射程也有6000米,完全可以在一线阵地后方炮击日军的阵地。更别说中国军队居高临下,非常方便观察日军火炮的位置。

至于178师为什么会从12门管身炮升级成为24门管身炮,这就要多亏了阎老西。

若不是因为从他手中换取晋造13式75毫米山炮24门,以及相应的五万发炮弹,四十七军怎么能给三个师增添的起一个炮兵营。

也正是有了阎老西慷慨解囊的24门13式山炮,再加上缴获而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